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将“职教20条”部署的改革任务转化为举措和行动。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全力推进改革,奋力打造改革发展新高地,争当提质增效排头兵。
亮点一 规模质量齐头并进
有高职高专院校74所,其中,今年新增3所,新升格1所职业教育本科学校。有在校生数70.29万人,比2019年增加8.59万人,增幅13.9%。有“双高计划”建设单位11所学校,数量排全国第五。入选“十三五”规划教材139本,数量排全国第五。“三全育人”落地生根,新立项省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校6所、试点院(系)12个,累计分别达8所、20个。“十三五”期间,毕业设计抽查合格率、技能抽查合格率分别提高13.37个、1.15个百分点,分别达94.57%、98.35%。“教书育人满意度”“课堂教学满意度”“管理服务工作满意度”均高于2019年。
亮点二 防疫教学统筹推进
疫情突如其来后,湖南省教育厅随即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职业院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通知》,加强疫情防控和教学工作管理与指导。疫情期间,高职院校全体师生无一人感染新冠疫情,线上授课总计达375.42万课时,实现了抗疫与教学两不误。
亮点三 产教融合迈上高地
对接产业园区累计建设职教城5个,总投资达320.7亿元,总占地面积31.4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441.6万平方米,入城院校23所,园内企业5000家。新增国家级职教集团(联盟)6个,总数达20个;高职院校牵头组建的10个职教集团(联盟)入围国家示范职教集团(联盟),数量排全国第三。首批建设培育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46家。
亮点四 服务“三高四新”基础厚实
多年来,湖南省教育厅着力推动职业院校对接产业办学,走出了一条“特色院校布局形成服务区域发展合力、特色专业布局凝聚错位发展定力、特色人才培养范式激发‘芙蓉工匠’潜力”的省域职业教育特色发展道路,为服务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奠定了基础。据统计,与“3+3+2”先进制造业集群相关的专业2020届毕业生当地就业比例分别达83.76%、77.74%、75.11%,远高于全省58.32%的均值。
亮点五 服务脱贫攻坚担当重任
培养学生中建档立卡贫困生5.75万人、贫困县生源25.10万人、农村生源53.94万人,分别占在校生的8.18%、35.75%、76.80%,三类学生规模和比例都大于本科高校。近五年,贫困毕业生累计达16.43万人,平均初次就业率92%,起始月薪增长到近3500元,有效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为贫困地区产业解决技术难题1290个,开发推广新项目(产品)1763个。
目 录
6.1 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对湖南高职院校服务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6.3 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要求湖南高职教育实现新突破
本站所刊载的作品来源于网络或网友投稿,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声明也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正确性与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