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乐山市教育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重要内容,不断创新机制载体,通过“七抓”,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全面护航学生“心”成长。
一是抓制度建设。市教育局成立德育科,具体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出台乐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三年规划(2021—2023年),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整合市域内高校、医疗机构力量,成立乐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乐山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健全完善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干预的“三预”机制,实现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率达100%。
二是抓队伍建设。2017年,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仅12人,2021年增至76人,专职人员配比大幅增加。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培训计划,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专题研讨、外出培训、示范课展示等,引领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升。市中区创新开展心理辅导员资格认定培训,对考试合格的学员颁发心理辅导员证书。沙湾区与市精神病医院合作,聘用专业人员作为学校心理健康副校长。全市中小学以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为核心、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工作队伍逐渐形成。
三是抓课程建设。近年来,全市中小学依托四川省地方课程《生活·生命与生态》、《高中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和校本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以学生心理危机个案为素材,创新录制心理健康教育小视频面向全市学生推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其中,乐山一中编写了校本教材《心理导航》,创建朋辈团队“心理三人行”;乐山外校从心理课堂、校园心理报、校园心理剧、心理广播等方面立体推行心理健康教育;峨眉山市教育局成立了“峨眉婷婷心理工作室”,长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送教下乡;市中区成立“一海心育区级名师工作室”,统筹指导区域学校整体推进。
四是抓科研教研。市教科所配备心理健康教研员,加强专业引领。坚持用科研教研引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市教育学会、教科所编辑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材料《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资料选编》。坚持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案例以及活动方案评选,近年来,参加四川省优秀课例、论文评选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展评,获奖30余项。
五是抓典型引领。从2018年起,在全市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命名乐山一中等8所学校为首批乐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乐山一中和峨眉二中被评选为首批四川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填补了我市空白。
六是抓渠道畅通。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全市建成校园心理健康辅导室(站)271个,畅通心理服务热线和咨询平台,定期对学生开放。面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市教育局及时出台《疫情防控期间全市中小学师生心理支持援助工作指南》,指导各地各校开通心理咨询服务热线400余个,受理相关疫情心理咨询服务千余人次,为学生提供好心理咨询优质服务。开展“助力中高考,从‘心’开始”心理咨询热线服务,帮助考生调整备考心态,消除备考焦虑和心理障碍,引导家长为考生提供宽松的备考环境,共同排解应考压力。
七是抓家校共育。实现“家长学校”建设全覆盖,增强家校协同育人合力。2021年4月,市教育局、市妇联邀请新东方俞敏洪为全市中小学生及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线上公益讲座,收看人数约14万人次。指导各地各校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开展青少年心理学知识普及、个性化家庭教育咨询和指导等服务,通过网络家长学校和新媒体平台发送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人理念,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并进行干预,构建良好亲子关系。
(陈 凯)
本站所刊载的作品来源于网络或网友投稿,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声明也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正确性与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