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组织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到延安实地研学

夏日的延安,满目青翠,郁郁葱葱,处处充满着勃勃生机。近日,长安大学组织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一行10余人到红色圣地开展实地研学,瞻仰革命旧址,回顾党的历史,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

清晨8点多钟,杨家岭已是格外热闹,来此参观、学习的游客络绎不绝。七大礼堂中央,“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12个大字历久弥新、熠熠生辉。76年前,历时50多天的大会,明确以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延安革命纪念馆里展出了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文献和照片。大家倾听讲解、边走边看、边听边学、边学边议,对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对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枣园的土窑洞里,大家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朱德旧居里有一套当年“最豪华”的沙发,沙发所用的弹簧是从日军被缴获的汽车上拆下来的,而中共其他领导人旧居里摆放的沙发,都没有弹簧。

简陋的住所、简单的陈设、简朴的生活,当大家真正走近历史的时候,油然而生敬意的同时又引发几多感慨,这不仅仅是一种追忆和对灵魂的洗礼,更是一种对新时代、对中国梦的激励和开拓。

《为人民服务》讲话纪念广场,大家认真聆听全国“五个一工程”获得者杨延虎讲授的《张思德精神》,重温毛泽东同志著作。

身临历史的现场,更感历史如镜。踏着历史的足迹,思绪在一处处红色基因中流连,在这里,可以窥见历史的深处,也可以思考未来的征途,而面对的,永远是心潮澎湃。

红色的圣地,见证着伟大的时代变迁。印象中那座夹在千沟万壑、黛绿偶现的黄土旮沓里的小城早已换了模样。车子穿行在延安新区的街道上,抬眼望去,城在绿中、人在景中、高楼林立、恰似塞上江南,又如同黄土高原上的一块碧玉。

巍巍宝塔山上,研学班全体同志庄严地举起右手,铿锵的誓词声久久萦绕。宝塔山如同一盏指路明灯,始终照亮着共产党人前行的方向。党委一班人坚信,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干中学、学中干、沾泥土、带露珠,把学习发扬延安精神和“我为师生办实事”紧密结合起来,把学校的发展方向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四个面向”,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自觉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就一定能为交通强国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提供更坚强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通讯员 长安大学李可)

本站所刊载的作品来源于网络或网友投稿,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声明也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正确性与可靠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