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让很多家长惊讶的是,这场考试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没有安静的考场,没有严肃的监考老师,没有写满了试题的试卷,取而代之的,是一场经过精心布置、充满了欢声笑语的“学科嘉年华”。
当天,一、二、三、四年级的孩子们手拿一张纸,在操场和教学楼之间穿梭行走,纸上并不是密密麻麻的试题,而是此次“学科嘉年华活动”评分表,孩子们按照表上的项目依次“闯关打卡”,收获测评“小红花”。
“数学超市”闯关项目现场 罗东 摄
萌娃“闯关打卡” 罗东 摄
萌娃“见招拆招” 罗东 摄
核心力量大比拼 罗东 摄
“考场”变身“学科嘉年华”!
创意评价方式“解锁”素养考察
有别于单一的试卷考核形式,此次测评在保持传统期末测评、关注孩子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将传统的试卷测查、分数评价的形式转变为场景体验、任务测查、自主参与的“嘉年华”活动。
一年级孩子围绕“中小萌娃们 快来养花吧”的场景主题,化身“养花匠”,在涵盖了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18项“闯关”活动中,见招拆招,获得相应评价的山茶花。面向二、三、四年级,学校则以项目式的形式,开设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等24项学科活动,寓考于乐的形式,让孩子们玩着玩着便完成了“考试”。
在“应用小能手”项目中喜获“高分”的三年级学生熊梓涵表示,自己现已成功打卡12项活动,并且每项均获得满分(三朵山茶花)的好成绩。对于此次“独具一格”的期末考试,他表示,通过体验了各种游戏,自己对下一步的学习也有了更多思考与规划。
玩中学,乐其中!
立足“个性发展” 做到学为中心
“你见过这样的期末测试吗?以生为本、重视发展,别出心裁、别具一格。孩子们何其幸运能在这样的学校里,在游戏化的体验中如此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究、去发现……”一年级学生彭浩然的妈妈作为此次家长志愿者,感慨万千。她表示,不少家长在朋友圈“晒”出的活动动态中无不洋溢着感动与自豪。
在本次测评中,学校充分发挥教师团队智慧,他们将学科素养充分融合,精心设计每一项闯关题目,并且引导孩子们在品尝成长与收获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做更好的自己,绽放个性和精彩。
这次创意十足的期末测评,是在往年“花儿朵朵开 芬芳满校园”主题嘉年华基础上的迭代升级,是学校立足“赏心悦目 春暖花开”办学理念,开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积极探索,更是“轻负高效”的个性化发展的完美诠释。
扑克牌游戏现场 罗东 摄
篮球小将秀风采 罗东 摄
寓考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 罗东 摄
游戏“混搭”综合能力!
“无纸化”测评告别单维考察
考试的目的是什么?它可否既达到检测所学知识,提升素养的目的,又能在愉悦的氛围中保护并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他们乐学善思?
带着这一初衷,早在2017年,中央公园小学的干部教师团队在校长陈红梅、副校长朱焰等领导的带领下,不断探索小学生评价研究,不断探索轻负高效的新路径。
“嘉年华”学科综合测评活动更是以该校开展的重庆市教育学会课题《小学低段艺体学科评价策略研究》为理论支撑,大胆进行课程整合,把语数英音体美科学劳动信息等各学科素养点融入愉悦、轻松的游戏情境,制定出全新的学科素养主题测评方式,为提升评价效度准度、发掘学生潜力、推动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原本在纸笔测试中枯燥的试题,变成了立体的鲜活的场景,各种耳目一新的‘乐考’形式,对学生们的综合素养进行测评。测试不仅好玩有趣,还进一步检验和巩固孩子们的所学。”教师苏珊对于“嘉年华”活动竖起大拇指。
本站所刊载的作品来源于网络或网友投稿,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声明也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正确性与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