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职业教育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学术会议在渝召开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12日9时35分讯(许义丽)6月10日-6月11日,由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和“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发展人文交流研究院主办,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和中泰职业教育联盟协办的“2021年职业教育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学术会议”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圣荷酒店成功举行。

本次会议采用了“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李斌,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任波,以及国内相关领域的领导、专家,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学术机构代表500余人参加了会议。

021年职业教育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学术会议在渝召开"

2021年职业教育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学术会议集体留影

开幕式上,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任波代表学校致欢迎词。他全面介绍了学校的整体办学成就和国际化发展成果。他表示,学校将继续大力推进“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发展人文交流研究院建设,与各兄弟院校、同行专家学者携手并进,努力为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表示,人文交流(PPE)是人与人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HHC),是促进中外民心相通、民间友好,夯实国家关系社会民意基础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他对本次会议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使命担当;二是充分运用“互联网+人文交流”新模式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促进民心相通;三是进一步建设并利用好研究院平台,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一带一路”国家职业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提供更高质量服务。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李斌指出,重庆教育将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积极参与部市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扎实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并希望各位领导、同仁们为职业教育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提供可以参考的路径与建议,为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021年职业教育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学术会议在渝召开"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任波致欢迎辞

主旨演讲环节,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主任、“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发展人文交流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吕红以“职业教育服务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策略研究-重庆为例”进行演讲。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屹围绕“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的新方略”进行演讲。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谷平就“推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堵点及疏通”进行演讲。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长三角产教融合与职教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衍以“西部要加快构建开放性、技能型社会:基于陆海通平台建设的分析”为题进行演讲。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秘书长、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任君庆围绕“‘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政策环境与主要成效”进行演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教计划亚非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杨文明就“西部要加快构建开放性、技能型社会:基于陆海通平台建设的分析”进行演讲。

021年职业教育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学术会议在渝召开"

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屹进行演讲

021年职业教育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学术会议在渝召开"

《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副社长、副研究员张祺午担任主持人

021年职业教育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学术会议在渝召开"

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谷平

专题演讲环节设置了“平台机制建设”“人才培养与资源建设”2个主题。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戴裕葳、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副书记刘桂瑛、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杨娟、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延、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张宝忠和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戴娅玲分别围绕“平台机制建设”进行演讲,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比较研究室主任刘育锋、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书记伍惠卿、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林震、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处副处长周莉分别围绕“人才培养与资源建设”进行演讲。随后,与会嘉宾与代表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021年职业教育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学术会议在渝召开"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戴娅玲

021年职业教育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学术会议在渝召开"

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副书记刘桂瑛

021年职业教育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学术会议在渝召开"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主任、“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发展人文交流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吕红作会议总结

据悉,本次会议为院校、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互学互鉴、资源共享搭建了重要平台。通过此次会议,凝聚各方共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和“引进来”,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本站所刊载的作品来源于网络或网友投稿,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声明也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正确性与可靠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