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精心谋划,创新方式方法,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与技能实践,既向学子传授专业知识,又让红色精神代代浸润,厚植爱国之情和强国之志。党史学习教育正在以“外语+艺术”为特色的课程实践中润物细无声,好学又好看。
“说”:外语为桥,“国际版”微党课讲党史
外语外贸学院的党建文化节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党建工作品牌活动。在本年度党建文化节中,依托省级“双带头人”和省级骨干辅导员工作室,教工支部与学生支部紧密联动,相继举办了外语特色的双语讲好中国故事短视频大赛、双语微党课比赛、双语红色影视创意配音比赛等活动,将理想信念教育和外语专业学习有机结合,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参与学生超过3000人次。
在近日举办的“讲好中国故事 展我羊城风采”外语短视频大赛中,来自2019级旅英二班的郑晓敏等4名同学自编自演外语短视频《弘扬旅游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深受师生认可。他们充分挖掘身边的红色资源,置身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化身“红色资源”宣传员,以外语讲解红色历史和故事,开展红色研学实践,传承红色精神。
图:英语讲解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故事
“画”:笔墨为引,书画创作悟党史
在书画里学党史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基础教育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给出这样的答案。
基础教育学院以书法展览、笔会等形式组织开展“妙笔传精神,挥墨颂党恩”主题书画联展活动。自作品征集消息发出后,共收到校内外书画爱好者创作的259幅作品。他们用画笔凝结党史学习的思与获,内容昂扬向上,催人奋进。参与创作的师生认为,相比以往从书中看党史、听老师讲党史不同,亲身创作、捕捉艺术的瞬间,党史学习教育更入脑、入心。艺术设计学院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全体教工党员在专业课授课前,打造形式新颖的“课前5分钟学党史”。在此基础上,教工党员在专业课程的学习实践中主动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带领各专业创作出一批红色优秀作品,实现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三位一体”的育人成效。学生纷纷表示,思想上受到感染,精神上受到鼓舞,专业越学越觉得有信心,越做越觉得有力量!
图:学生书画作品
“作”,手作为技,微缩纸模颂党恩
基础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之一《创意手工》课的任课老师关海山介绍:“以中国建筑和党史学习为主题,一方面观察中国建筑的特点,另一方面了解党在百年峥嵘岁月中发生的故事,利用纸皮、铁丝等手工材料,创作出蕴含党史故事的中国建筑手工作品,将党与家结合起来,既融入了家乡实景,又展现了党的光辉。” 同学们利用纸皮、树叶、黏土、鸡蛋壳等原材料进行剪裁、拼装、上色,干劲十足,完成了缩小版的纸膜“南湖红船”。主创者们回顾党的百年历史,感悟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和诠释“红船精神”,倡议青年朋友们坚定理想信念,不畏艰辛、顽强奋斗,助力中国梦。学生们共创作《红色记忆展览馆》《遵义会议》《中共一大会址》《涵碧楼》《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红色主题手工作品达55件,高度还原建筑外形及其内部装饰,以巧手匠心颂党情、感党恩、传真情。
图:党史主题手工纸模
“艺”,歌舞为媒,文艺创作述党史
音乐舞蹈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上重点发力,发挥专业特色,以歌舞为媒,让学生在课程学习、技能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党史教育。音乐舞蹈学院李贞老师以《南湖的船 党的摇篮》为题,从作品历史背景出发,通过歌曲解读、红色故事分享、红歌演唱、现场互动等多种形式,带领同学们一起以歌述史、歌颂党恩。2019级音乐表演专业郭乙静表示:“李老师以歌述史的形式给我们讲党史,更能引起我们思想上的升华和情感上的共鸣。”艺术教育学院充分利用2021年专业技能节,开展“艺起来”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系列活动。学生积极投入到红色题材文艺作品创作中,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创作了《活着1937》《红船》《沁园春·雪》《十送红军》《清澈的爱》《祖国万岁》《映山红》等一批批歌舞精品,用舞蹈讲述党史故事,用歌声唱响党史。
图:红色歌舞展演
薪火相传,大道行远。广外艺积极开展党史进校园活动,学生参与广,收获足,营造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浓厚氛围。学校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专业实践全过程,发挥专业特色优势,讲好党史故事,深植红色基因,真正让党史学习教育抓在平常、融入日常。
本站所刊载的作品来源于网络或网友投稿,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声明也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正确性与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