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的重要时刻,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深入挖掘核工业行业思政元素,深刻融入党史印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开展了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活动。
以校内的中国核聚变博物馆为中心构建思政教学平台。充分发挥中国核聚变博物馆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小学红色研学教育基地的积极作用,将博物馆建设成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重要阵地。师生亲临中国受控核聚变研究旧址,通过每个文物的历史印记,重回科学家们为国为民,艰苦奋斗、奉献自己一生的场景。
围绕核工业精神打造思政教学资源。依托我国核聚变研究、发展的历史文化故事,师生齐参与,精心打造了多部反映我国核工业发展史的红色微视频资源和舞台话剧,红色微视频在四川电视台、中国青年网、新华网、腾讯网等各大平台推送,《核梦开始的地方》《等待》等话剧在中核集团、成都锦江剧场等多个平台展演。同时,学校依托中国核聚变博物馆建立思政课程虚拟教学示范中心,开发了7套VR思政内容的软件资源,通过数字化虚拟仿真场景的体验式学习,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历史场景,让教学方式从传统的“我讲你听”转变成“双向互动”,学生更多地主导、更多地思考、更多地发挥,实现了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虚有实、有滋有味。
积极改革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践行立德树人初心使命。在中国共产党100年华诞之际,在新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课堂上,师生们在历史文物面前聆听讲解,在体验室中观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系列“两弹一星”成就视频,用VR设备亲眼目睹蘑菇云升起的壮阔场景;用3D全息投影360度全景感受中国HL-2M大国重器的安装过程。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们把自己人生的价值与国家安全和民族自强统一起来,把艰苦的环境、恶劣的条件与为国争光的抱负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统一起来,一辈子深藏功与名的无私奉献精神浸润着学校每一位师生。
本站所刊载的作品来源于网络或网友投稿,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声明也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正确性与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