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导读:在直播进入常态化的当下,把“货”(宝藏专业)带到线上是更易互动、更加新颖的方式之一。为此,重庆理工大学联合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推出《士继大讲坛》专业直播课,重理工各二级学院专家教授们纷纷前来“报道”,以“主播”姿态与大家“热议”专业里的那些事儿。直播中,专家教授们将分别聚焦各学院“宝藏专业”,为广大师生生动讲解专业沿革、特色、实习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等,讲解生动有趣,好评如潮!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17日20时22分讯(许义丽)今日,在《士继大讲坛》直播间,重庆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光电工程系主任汤斌,为大家深度解析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硬核”优势,“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在重理工也是“赫赫有名”,如果对本专业感兴趣的同学,今天的内容你一定不能错过呦!
直播回看地址:http://h5.cqliving.com/live/detail/36189351.html?
专业特色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专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工科”专业,同时本专业也是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专业、校级优势专业。专业自2013年开办以来,依托于我校背靠兵工的特色优势和行业背景发展势头,学科专业合理布局,现已建立起以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优势专业的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群,经过多年建设,专业已基本形成“一化一模式”的办学特色(一化指专业办学的“工程化”,“一模式”,即:“以赛促教”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围绕学校“明德笃行、求实创新”的办学理念,按照“以科研促教学,以实践促创新,以特色促发展、以需求促提升”的理念打造了以“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为核心的教学梯队。专业拥有专职教师 16 名,其中教授、副教授比例为 62.5%,具有博士学位比例为81%,35 岁以下(含)青年博士教师 9 名,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 6 名,占 37.5%;硕士导师 12 人,博导 1 人。
“光与电”是信息的源泉、载体与基石,“光+电+智”的融合,光联万物,智引未来,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与方向!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光电信息作为信息的载体与基石,采取“能力培养项目化+创新培养硕士化+视野培养国际化+合作培养团队化”的特色培养模式。同时,专业建立了“特种(军民)光电检测技术及仪器”、“光电图像处理及智能系统”、“光纤智能感知技术及仪器”和“环境光谱分析技术及仪器”四个富有特色的专业方向。
光电专业本科同学,入学即采取导师制培养,博士带你做项目,研究生带你训练工程动手能力。通过项目动手训练、工程能力培养、科研创新思维、学科竞赛拿奖,全方位培养本专业学生。毕业生能够在光电仪器与设备、光电产品的开发与运维、人工智能感知与检测、光通信等领域,以及信息与通信相关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及管理工作,也可在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


学院简介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源于1985年的机电工程系,是学校办学历史悠久、综合实力领先,社会影响较大的学院之一。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6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39人,硕士生导师48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重庆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后备带头人、重庆市产业技术带头人、重庆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12人。


学院设有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5个本科专业,拥有“现代光电检测技术与智能传感器”重庆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1个,“自动控制课程群”和“电工电子技术”重庆市优秀教学团队2个,重庆市电子信息类特色学科专业群1个,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建有“光纤传感与光电检测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现代光电检测技术与仪器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能源互联网重庆市工程中心”“电工电子技术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庆市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省部级平台,建有电子设计竞赛基地、电子与通信工程实验中心和电气与控制工程实验中心等校级实验平台。
学院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的带动作用及对学院发展的推动作用,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0余篇,获发明专利50余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
近5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等赛事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00余项。学院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勇于创新,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与肯定。
学院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23-62563152 023-62563150
本站所刊载的作品来源于网络或网友投稿,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声明也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正确性与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