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导读:“无论黄昏把树的影子拉得多长,它总是和根连在一起。”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这里出发,于各个领域耕耘开拓,为母校添光争彩。他们的名字叫医高专校友。
在校园时,他们刻苦学习,追求精益求精;踏入社会后,他们用奋斗书写“传奇故事”,成为行业中闪亮的“新星”。
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这个六月,让我们一起走进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6名优秀校友的奋斗故事,感受他们的青春朝气与理想抱负。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18日20时12分讯(韦燕)医术无生命,医者有温度。去年,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毕业生马紫藤便背着行囊、带着理想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医院,她将在这里开启自己未来西部计划“新”体验。
“成为一名医生是我的理想。”每每谈及为什么选择医生这个职业,马紫藤总是这样坚定的说,离病人越近,离生命越近,才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顺从内心。
马紫藤,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7级毕业生,西部计划志愿者。
以梦为马!
在追逐理想的道路永不停息
从陕西到重庆,全程685公里。
“放弃不难,但坚持一定很酷。”川端康成在《解忧杂货店》写下的话成为了这个陕西女孩一直践行的准则。
对于为什么会选择到重庆医专这个问题,马紫藤显得很淡定,“通过网络调查、资料查询之后最终选择来这里,最打动我的是学校好评如潮,师资力量、教学氛围都相当不错;其次,我是个资深美食爱好者,重庆这座城市也美名远扬。”
读书期间,马紫藤便深知自己的追求目标——当一个医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需要参加社会实践。她都清醒地认识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不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要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要转化成真正的能力要依靠实践的经验和锻炼。“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义诊、见习等活动,拓宽视野,学习临床思维、临床技能。在医院见习期间,更是直接体会了医生们临床工作的辛苦和付出。”说起当初在学校、医院两头跑的“辛苦期”,马紫藤笑了笑说,正是那段时间的坚持让她更加深入了解到一个医者的使命和责任,也萌生了要将自己未来的事业都放在为人民健康而奋斗的念头。

不负韶华!
在西部支援的方向勇往直前
从重庆到新疆,全程2976公里。
“我很幸运能成为一名西部计划的志愿者,我也深知这其中离不开国家政策、学校和辅导员的帮助,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在祖国的西北部发光发热。”四年时光如白驹过隙,马紫藤庆幸自己坚守住了最初的梦想。
作为一个转科医生,日常工作就是“哪里有用往哪里搬”。预检分诊,是进医院的第一道关,守好这道关,院内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才有保障。
“在预检分诊当志愿者的时候,是零下三十几度的冬天。在医院门口为前来就医的患者测量体温、检查行程码,即便双手冻得僵硬,我也丝毫不敢松懈。”马紫藤说,维稳值班,更是让她意识到了身为医务人员身上肩负的使命与责任。二十四小时全天待命,五分钟之内赶到现场,用最快的速度处理好伤患,急诊科、心内科、普外科、骨科……“对我来说,在这里的这段经历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让我受益终生。”
志愿者工作事情繁杂,如何做到生活工作两平衡,马紫藤觉得很大程度取决于自身。“业余时间我选择看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比如《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犯罪心理学》;也会玩一些乐器,最拿手的是萨克斯,这是在高中时期就培养的爱好。”提高工作效率、做好生活安排,是她给自己的“小确幸”。对于未来的志愿者生涯,马紫藤信心满满,“爱现在,不怀疑过去,期待未来,才能更好。”
本站所刊载的作品来源于网络或网友投稿,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声明也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正确性与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