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上一堂思政课 让党史学习教育更“鲜活”

同上一堂思政课 让党史学习教育更“鲜活”

“同上一堂思政课——信仰的力量”展示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许文秀 通讯员邹永宁)为持续深化“同上一堂思政课”工作,大力推进“五个一”思路。6月18日下午,武汉市委宣传部联合武汉市教育局举行“同上一堂思政课——信仰的力量”展示活动,近200名师生代表观摩了这场特殊的思政课。

现场展示围绕“信仰的力量”主题,以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轴线,梳理武汉在党的百年历史中的高光时刻和高光表现。来自武汉市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四位教师代表将百年武汉党史融入课堂,搬上舞台。一幕幕“沉浸式”的学习画面,形成了一道流动的红色党史教育风景线,让思政课更加鲜活生动,入脑入心。

同上一堂思政课 让党史学习教育更“鲜活”

“同上一堂思政课——信仰的力量”展示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小学生处于感知、启蒙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武汉外国语学校教师陈茹将小学思政课与寻访武汉红色足迹相结合,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一场场震撼人心的“隔空对话”。陈茹老师讲述了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信念与忠诚,给现场学生心中埋下力量和希望的种子。

“初中生处于接纳、理解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武汉市第六初级中学思政课老师代建勇深情地讲述了武钢建设者和全国自强模范吴运铎,敢为人先、闯关夺隘的红色故事,让学生知晓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的无数个第一。

“高中生处于比较、综合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武汉市第三高级中学思政课教师朱宝俊通过带领学生讲述自己家里的“红色故事”,从而引出抗洪英雄、老党员王占成和“长江大堤生死牌”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从“家史”“党史”中感悟信仰的力量。

同上一堂思政课 让党史学习教育更“鲜活”

“同上一堂思政课——信仰的力量”展示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大学生处于知行合一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江汉大学思政课教师陈菲将红色讲解员和抗疫情景剧引入到教学环节中,陈菲老师深情的演绎和生动的讲述,让学生直观地从榜样力量中,领悟什么是信仰的力量、什么叫青春担当,实现了让社会大课堂走进思政小课堂。

据了解,武汉市近年来紧紧抓住青少年“拔节孕穗期”关键阶段,充分发挥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作用,连续三年创新性开展“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陆续推出“红色故事进校园”、“战疫青年说”和“信仰的力量”等主题活动,在全市产生强烈反响,让思政课成为红色教育和“四史”教育的有力载体,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同上一堂思政课 让党史学习教育更“鲜活”

“同上一堂思政课——信仰的力量”展示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本站所刊载的作品来源于网络或网友投稿,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声明也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正确性与可靠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