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温暖抚平孩子心灵的褶皱 | 我爱写随笔

原标题:用温暖抚平孩子心灵的褶皱 | 我爱写随笔

教育里不该只有考试,还应有诗意人生|我爱写随笔

民小编说

作为教师,面对难以管教的孩子时,我们应该坚持还是放弃?怎样做才能打开师生的心结,融化心灵的坚冰?清风来后,花自盛开。一起来读这个小故事吧~

“文老师,小杨故意撺掇小何、小周等,让他们考试交白卷,说是要拉低班级平均分!”晚自习结束,课代表小静急忙跑过来,悄悄地告诉我。

我一听,这不是和我对着干吗?自己不学就算了,还煽动别的孩子。一股无名火迅速冲上脑门!

产假结束后,我被安排到新班代英语课,这个班后进生相对较多。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对学习完全没有兴趣,平常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无论表扬还是批评,他都“宠辱不惊”,据说已被老师“放弃”了。

接手这个班后,经过多次接触,我发现小杨记忆力好,也很聪明,便对他很上心。或许我的关注让他不适应,但又不敢当面跟我发作,所以用怂恿同学交白卷这种方式与我对抗,一定是想让我也放弃他吧!

第二天早自习,我走进教室,发现他歪着身子趴在课桌上,竖着的书遮住了大半个脑袋。我敲了敲桌子,他没理我。再想到昨晚课代表的话,如果对他视而不见,那就不是宽容而是纵容。我决定和他好好聊聊。

来到办公室,我拉过一把椅子,示意他坐下。他不为所动,一副谁都不屑的样子,杵在我面前。眼珠子咕噜噜转个不停,东瞧瞧,西瞅瞅,心思完全不在这儿。

我单刀直入:“听说,你让同学交白卷,想拉低班平分?”他紧闭双唇,对我白眼视之,拒人千里。

我不由怒火中烧,一巴掌拍在他肩上,他一个趔趄,差点没站稳。我大声说:“小杨,你摸摸自己的良心,我对你是好还是不好。很多人都认为你无可救药了,可我认为你头脑挺灵光的,将来是个优秀的孩子。对你要求严格了点,你别不领情!”

小杨可能被我突如其来的情绪给吓着了,我从来没有发过这么大的火。

我继续说:“小杨,你也14岁了,应该明白一些事理了吧!你明白学习是给谁学吗?给老师?给爸妈?还是给自己?”

他嗫嚅半天,从牙缝挤出几个字:“给自己。”还好,他在回应我了,不管是不是真心实意的。

“对,你知道学习是给自己学的。学习可以让你和家人将来过上幸福生活,往大了说,你可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你现在不吃学习的苦,将来就要吃生活的苦。”我语气平缓了许多,从刚才的激情中跳了出来。

我不知道我说的这些他明不明白,但我还是要把想说的话表达出来:“即使你不好好学,也不会影响到老师。你回去想明白,如果想学,老师愿意同你一起努力。如果你还是厌恶老师的话,那我也无能为力了。”

说完,便让他回到教室继续上自习。我也暗中嘱咐班长,观察观察他。早餐后,班长向我反映,小杨挨批评后,在座位上百无聊赖地读着书,同学叫他下去吃早餐,他也不去。可能还在为此事烦恼吧。

课间操,小杨从我办公室门口走过,我叫住了他。

“小杨,听说你没有吃早餐!肚子饿吗?”

他点点头。

我拿出我备用的早餐面包笑着说:“老师知道你肚子饿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再生气,也不能不吃东西!”

他嘴角泛起一丝笑意,双手背在背后,不肯接我的面包。

我继续说:“我这可不是白送你的哦,就算借给你的!等你有出息了,再加倍奉还呢。”说完,我抓起他的手,把面包塞给了他,他没拒绝,说了声谢谢,一路小跑去操场了。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想,他曾经也是个人见人爱的孩子,只是某些因素的叠加,让他变成了现在的状态。我不知道,他究竟有没有想明白我的话。

第二天,我的办公桌上多出了一张纸条:

(向上滑动)

文老师:

你好!我想对你说一些话,只是不敢当面说,所以只有写信来表达。

我其实不是想让他们交白卷,我是想拿现实来测试你的极限。我本来是老师放弃了的学生,只有你,无论我做了什么,你都不会放弃。我不是你最好的学生,而你却是我最好的老师。

如果你觉得我还可以学的话,你要严格要求我,因为我没人管的话,不可能自主学习,我还可以学得更好,我们一起努力。谢谢您,文老师。

——小杨

“我不是你最好的学生,而你却是我最好的老师”。看到这里,我知道,小杨这次用心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他没让我失望,无论上课还是做作业都积极主动多了,英语成绩也达到了及格线。

我知道,促使他真正转变的,不是严厉的批评,而是我温暖的关爱。一块普通的面包,足以融化师生之间的坚冰,直抵心灵最柔处。面包是关注和关爱,更是尊重和理解,它就是打开师生心结的一把钥匙。

李希贵说,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只要教师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做到眼中有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就会看见学生的成长。用温暖抚平孩子心灵的皱褶,教育之花便自然而然地绽放了。这或许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吧。

征  稿

人民教育微信公号“随笔”栏目长期征稿,喜欢写教育随笔的读者朋友们记得给我们投稿哦。投稿邮箱为rmjywx@126.com。字数在1500字以内,投稿请注明“随笔”栏目投稿。

文章作者 | 权卿宗、文艳,作者单位系四川苍溪县石马小学 (权卿宗、文艳)

本站所刊载的作品来源于网络或网友投稿,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声明也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正确性与可靠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