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大学“新高”论坛:践行教学创新理念 推进一流课程建设

来源:河北教育网

本网讯(通讯员 屠琼芳)日前,由河北工业大学本科生院、学校办公室、外国语学院共同承办的践行教学创新理念,推进一流课程建设——新时代高质量人才培养系列论坛外国语学院分论坛顺利举行。论坛特邀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河北省省高校教学名师、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分委员会委员、河北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李正栓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大学外语教指委委员、北京市教学名师张敬源教授;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张文忠教授进行以“一流课程建设及一流人才培养”为主题的报告。

河北工业大学“新高”论坛:践行教学创新理念 推进一流课程建设

副校长郎利影,本科生院院长马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石梅芳、教学副院长马永良及各系部教师8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河北工业大学“新高”论坛:践行教学创新理念 推进一流课程建设

郎利影在致辞中对来自京津冀地区三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并对外国语学院近几年取得的进步和发展表示了肯定。她表示,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能够增强河北工业大学与各高校外语专业的学习与交流,提高学校外语专业的科研和教学水平。

河北工业大学“新高”论坛:践行教学创新理念 推进一流课程建设

李正栓作了题为《一流课程建设与申报》的报告。李正栓指出,立德树人需要多种元素和环境;课程建设是教育与教学的关键环节,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依据;课程建设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建设,需要不断努力,需要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如教学团队、学院支持、部门领导、教学研究、教材建设、科研积累等等。

他分析了课程申报的注意事项,并以其主持的国家一流课程《英美诗歌欣赏》的建设历程为例,从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团队情况、课程简介及课程特色、课程考核情况、课程应用情况、课程建设计划等层面,讲述了该课程从1992年到2020年建设的八个阶段,每一部分内容包括课程、师资、学生、教材、平台、科研、评奖等多个角度,展现了国家一流课程的长期建设努力和成果。

李正栓总结道,课程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教师们的不懈努力;离不开正确政治方向;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离不开学院的支持和团队的协作;离不开学校和教务处的大力支持。

河北工业大学“新高”论坛:践行教学创新理念 推进一流课程建设

张敬源作了题为《打造国家一流课程,赋能新时代一流人才培养》的报告。他首先说明,课程建设事关人才培养,要时刻关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趋势和新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定符合自身特点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实践模式。

张敬源以北京科技大学国家一流课程《通用学术英语》建设实践为例,简要回顾了国内外EAP教学与研究发展历程,探讨新时代中国语境下EAP教学体系的构建,分享了通过国家一流课程建设,赋能一流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反思,包括理念更新、内容设计、模式重构、方法改革与环境建设。

他最后强调,国家一流课程建设是一个集合先进育人理念、人力物力、科研实力、踏实作风的一个生态系统,要注重以育人为本,要有准确定位和顶层设计,具有先进理念和优秀团队,同时注重资源建设和成果物化。

河北工业大学“新高”论坛:践行教学创新理念 推进一流课程建设

张文忠的报告以《外语人才培养规格新说》为题,强调了外语人才的人格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赋权增能”的理路主张,以“格”“知”“能”“养”的运动系统之喻,说明了外语人才培养规格的问题。

张文忠的报告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所提素质、知识、能力三个维度的规格要求,从全人教育的视角提出高等外语人才培养的四个向度,并通过“基础项”和“专业相关项”的划分,阐述了四个向度的内涵及培养路径,他的报告紧扣现实,通过分析外语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对学科核心概念进行了深度探索和解读,为外语人才的培养规格提供了新的借鉴。

河北工业大学“新高”论坛:践行教学创新理念 推进一流课程建设

此次论坛,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创新外语人才培养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及一流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这将对河北工业大学建设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发挥重大作用,也将为学校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人才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站所刊载的作品来源于网络或网友投稿,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声明也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正确性与可靠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