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小学教育向美而行 “阳光少年·青少年工作站”在渝启动

6月18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北碚区教委获悉,“阳光少年·青少年工作站”重庆地区首期合作共建启动仪式在北碚区朝阳小学(南校区)举行,我市首批共建的近50所中小学校将拥有一座重点以美育为主的素质教育“加油站”。

“阳光少年· 青少年工作站”由北京高占祥文化艺术基金会、西南大学美育研究院等发起建立,该工作站设在共建的中小学校内,将聚合各类教育资源,为青少年提供涵盖德育、美育、科技、劳动教育等领域的社会化服务,为教师提供相关专业的培训,并组织开展各类教育交流活动。

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作站将在中小学开展美育服务,既包括面向学生开展的,涵盖文学、音乐、美术、戏剧、电影、舞蹈等内容在内的艺术教育,组织学生观察和欣赏自然美,学习科学之美,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之美和劳动之美;更包括美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及管理能力专项培训;还包含面向区县的,涵盖整体测评、整体提升等在内的区域整体服务。

启动仪式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满生,以《新时代学校内涵发展与学校文化建设》为题,围绕把握好学校内涵发展与学校建设的关系、扎实推进中小学文化建设、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要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3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

周满生称,“学校的内涵发展,其发展要素不再是资源均衡发展所强调的经费、设备、校舍、物质环境等,而是课程、教学、教师、学生、学校文化等,学校必须通过教学改革、课程开发、班级建设、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化、校长领导力、教育科研等途径,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

周满生称,当下,中小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大致有5个方面:

一是只注重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忽视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二是把学校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

三是学校文化形式不新,千校一面;

四是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对网络文化给学校文化建设带来的影响无所适从;

五是当代青少年的追新性,对提高传统学校文化阵地的吸引力,发挥其有效作用提出了挑战。

周满生表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要注意以下几点:各所学校要树立长远的学校文化建设观;要提高校长、教师的文化品位和审美修养。同时,学校文化建设一定要牢牢不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本站所刊载的作品来源于网络或网友投稿,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声明也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正确性与可靠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