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KaDa故事,为平台而生的儿童阅读“变革者”

专访 | KaDa故事,为平台而生的儿童阅读“变革者”

创公司

儿童数字内容站在“学前教育”、“素质教育”、“内容付费”三大热门品类交叉的路口,备受关注。

以图像和有声化为主的数字阅读,已经渐渐占领低幼儿童市场。根据中国出版传媒网发布的《中国城市儿童阅读调查报告》显示,74.8%的孩子从2岁前开始阅读,喜欢数字化阅读和有声读物的孩子占比65.7%,喜欢纸质书阅读的孩子占比34.3%。

《亚马逊中国2018全民阅读报告》显示,85%的“00后”受访者经常购买付费电子读物。而该报告的2017年度版显示,年龄越小阅读电子书的占比越高

此外,成立于2015年的儿童数字内容平台KaDa故事分析其平台数据后发现,儿童数字阅读用户低龄化趋势明显,0~3岁儿童占比31%,4-6岁幼儿园阶段占比47%,7~9岁占比22%。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数字阅读用户快速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扩展,后者用户占比从2016年的26%增长为2017年的34%,再增长为2018年的53%。

KaDa故事是一个专为0-9岁儿童提供个性化阅读服务的数字内容平台,根据儿童启蒙教育底层逻辑搭建内容体系,涵盖了自我成长、社会认知、科学探索、艺术启蒙、语言文化五大领域及20个细分子领域,呈现形式主要以有声绘本和音频故事为主。

这家新近获得A+轮融资的创业公司,目前注册用户已遍布全球162个国家和地区,总数突破1000万,与海内外200多家顶级内容合作方深度合作,初步形成了面向全球市场的用户触达。

《亲子商业志》对KaDa故事创始人兼CEO谢琳斐进行了专访,细数这家以“把最好的内容给到孩子”为己任的创业公司如何革新以IP为中心的传统内容赛道玩法,引领儿童数字阅读产业发展。

指导 | 李筱姝

编辑 | 陈斯文

撰文 | 朱绍岳

统筹 | 林兰枫

迪士尼动画巨作《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横扫各大影院之际,获官方授权的同名定制化数字绘本在儿童内容平台KaDa故事同步上线。

据悉,KaDa故事此次上线的数字绘本,基于迪士尼电影素材制作,收录了《无敌破坏王》1和2两部电影的精华。不同于传统的内容简单转换, KaDa故事专家团队对故事情节进行精心提炼,同时邀请国家级配音员重新演绎,将整体节奏带回到儿童更熟悉的阅读轨道。

专访 | KaDa故事,为平台而生的儿童阅读“变革者”

KaDa故事与迪士尼合作的全新数字绘本《无敌破坏王》。除此之外,KaDa故事多达数百种的定制化的迪士尼数字绘本还包括《寻梦环游记》《冰雪奇缘》《海底总动员》《头脑特工队》等经典金奖大电影内容。这些数字绘本在KaDa故事上线4个月来,播放次数突破1000万。

“当前已进入新绘本时代,优质的儿童内容在追求文学、艺术特质之外,应当承担起教育的功用。” 谢琳斐告诉《亲子商业志》。

作为目前中国儿童数字阅读领域中少数几个拥有迪士尼丰富数字品类内容的平台,KaDa故事(更名自“咔哒故事”)于10月30日宣布其品牌升级战略。汉字品牌变音译英文品牌的背后,昭示的是创始人兼CEO谢琳斐对全球儿童内容市场的布局。

专访 | KaDa故事,为平台而生的儿童阅读“变革者”▲谢琳斐,KaDa故事创始人兼CEO,香港理工大学硕士毕业,拥有阿里7年工作经验。

在她看来,国内不乏优秀儿童内容的创作者,但传统出版渠道让他们的作品难以进入主流大众视野,创作者也无法及时获得用户的反馈或者数据,不利于把握创作的方向。因此,KaDa故事希望构建儿童内容新生态,用互联网的方式挖掘更多精品内容,助力内容创作。

选品良莠不齐,阅读缺乏陪伴与解读,成果无法追踪评价与反馈,是当前中国儿童启蒙阅读面临的三大痛点。”谢琳斐毫不讳言。优质内容产品拣选的复杂,阅读工作的专业指导缺失,阅读效果评价体系的破碎化,这一切都在促使着KaDa故事努力打造内容精品,促进行业变革。

产品:平台至上,内容为王

儿童绘本,正是KaDa故事切入内容赛道的重要抓手。

将儿童绘本移植线上,进行有声化处理,乍一看似乎儿童内容数字化是在走“传统出版的老路”。

然而,在谢琳斐看来,从线下到线上,从实体到虚拟,从文字到图像,阅读正呈现出进化的趋势

这种进化,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认知规律的改变。

在绘本阅读中,通过图像和声音的结合向孩子呈现的内容,更容易被孩子记忆与理解,可以帮助孩子沉淀更多知识内容。“例如腼腆这个词,孩子通常到了小学高年级才会学习;在绘本声音和图像的双重引导下,四五岁的孩子就可以理解腼腆的含义。”谢琳斐解释道。

专访 | KaDa故事,为平台而生的儿童阅读“变革者”▲图片来源:《我跑得像蟋蟀一样快》,作者:(美)唐·伍德夫妇

在这一点上,KaDa故事立足于儿童启蒙教育底层逻辑,与国内日益兴起的家庭教育需求,形成了具备交换可能的价值连接。

同时,不同于其他企业以“IP号召”作为运营方式,谢琳斐和KaDa故事对IP表现出了谨慎的热情。

“过度关注IP,意味着娱乐属性会加强。作为一个平台型企业,我们不希望内容调性、用户调性与品牌IP亦步亦趋。”谢琳斐如此阐释她的“IP观”。

在她看来,只要是小朋友喜爱、能够表达绘本认知主题的IP,无论是小熊维尼还是小猪佩奇,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差异。

不过,这不代表KaDa故事忽视对IP的拣选和汇聚。在品牌升级发布会上,KaDa故事宣布与国内最大的原创文学IP平台阅文集团合作,以期让内容供应链更加完善。

专访 | KaDa故事,为平台而生的儿童阅读“变革者”▲A+轮领投方挚信资本合伙人、阅文集团CEO梁晓东宣布与KaDa故事将达成更为紧密的合作

上游资源收揽——国内、国外双向发力

在KaDa故事的自我定位中,对于高品质内容源源不断的输送频率及严格的内容优选机制,正是其发力及建构差异化的首要方向。而新品牌slogan“好故事都在这儿”则更昭示了KaDa故事构建儿童内容新生态的愿望。

谢琳斐坦言,内容供应链的建立与完善,即如何盘活内容存量市场和开拓内容增量市场,是公司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对此,KaDa故事坚持全球选品,科学搭建内容体系,并建立内容评价体系,根据打开率、阅读率、重复阅读率等数据对内容进行优中选优,把最精良的“有声绘本”和“故事音频”推荐给儿童。

在内容获取的实操层面,KaDa故事选择了两条核心的内容获取渠道,一是优选国外经典内容;二是挖掘国内原创精品

在海外内容方面,KaDa故事与与美国华特·迪士尼、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等40多家国际知名儿童内容机构建立合作。例如,Groupe Bayard是具有150多年历史的法国最大童书出版集团,首次在中国数字绘本领域进行探索,就选择与KaDa故事联手打造“最美法国绘本故事”合辑。这套合辑集结了52个尚未在国内出版的法国原版绘本,通过KaDa故事与Groupe Bayard的合作,中国孩子有机会品味原汁原味的法国儿童故事。

在对本土精品内容的获取上,KaDa故事的内容合作方覆盖了国内头部160多家儿童内容机构:如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天天出版社、接力出版社、万达儿童娱乐有限公司、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等。KaDa故事主要立足于经典。例如孙敬修的《西游记的故事》,作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典,在新时代渐渐被人遗忘。KaDa故事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签约合作,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让经典内容在新时代焕发活力,该作品自去年12月上线以来,取得了点击量60W+和订阅量6000+的优秀成绩。

未来,KaDa故事还将与阅文集团携手,在内容孵化和内容变现等方面开拓增量市场,力图全方位建立和完善内容供应链。

专访 | KaDa故事,为平台而生的儿童阅读“变革者”▲KaDa故事对优质内容的甄选与其全球布局不谋而合

下游输出:AI双引擎推荐

就业内现状而言,UGC内容较为纷繁芜杂,更多的是自我展示,因此,现阶段的KaDa故事更专注于PGC内容方向。

谢琳斐认为,内容平台企业在对内容进行选择时,“谨慎和高标准,应当领先于热度。用户选择消费,理应获得更加专业和优质的产品。”

但这并不意味着KaDa故事将完全关上UGC开放的大门。谢琳斐表示,KaDa目前也在打磨UGC平台,会在后续的审核准入机制完善时引入UGC内容。

除了在源头上对内容进行准入筛选外,KaDa故事还独创了以人工智能算法为核心的双引擎推荐机制:

○ 第一级推送逻辑是科学的儿童启蒙认知发展教育体系,即对KaDa故事服务的0-9岁儿童进一步细分,让内容更精准匹配处于不同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儿童,主要满足家长“教育”需求

○ 第二级逻辑是个性化算法推荐,即根据孩子兴趣偏好和使用习惯进行二次推算,带给孩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同时满足孩子“娱乐”需求

AI技术需要大量的后台数据支持,因此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赛道快跑的企业,前提条件是需要沉淀出足够的用户量级规模。

○ 供应链优化及消费群增长带来的内部数据反哺机制,构成了KaDa故事算法的优化动力。

一方面,KaDa故事建立有庞大的绘本基因库,对读物进行多个维度的特征提取并打上数据标签;另一方面不断累积的用户数据使得其推荐算法机制可以不断学习优化,从而达到低噪与全面;再者,依托更精准的推送和高覆盖,KaDa故事不断延伸开拓更多用户,累积新的数据。

通过三年多来的沉淀,KaDa已经可以立体地描绘其用户画像并形成推送,例如在“团队合作”主题下,可能一个孩子喜欢汽车,另一个孩子喜欢小熊。KaDa故事便可以对两个孩子推送个性化内容,同样达到对认知主题的理解。

除了在智能化推送上进行前沿技术革新,KaDa故事还推出了“优才计划”,专门为学龄前儿童打造的个性化年度阅读方案。该方案由世界一流教学科研团队打造的“智能云端书房”,以儿童发展认知规律和脑科学为核心要素,带领孩子每周精读4本绘本,全年带孩子读完208本经典绘本,旨在从内容及阅读模式上解决儿童阅读痛点。

商业模式:贯彻C端用户黏度、打造B端全域出水口

以“把最好的内容给到孩子”为己任的KaDa故事致力于构建儿童内容健康新生态,尽管已储备丰富的内容,但在开拓市场上却显出少有的克制

在《亲子商业志》看来,这一运营策略,在儿童数字阅读行业场景尚不明朗、内部巨头未显、整体仍处于多方成长型企业厮杀混战状态下,本质上是对内容资源的累积与长线投入,竞争力将在长期内得到体现。

此外,在儿童内容付费大格局尚未框定的情况下,贸然进行盈利模式的多方试错,有较大可能会影响自身的规模化沉淀。而在自身基本盘做大后,再进行C端和B端的市场开拓,彼时效率将会更高,盈利场景也更加多元和丰富。

C端:布局全球的国际化绘本阅读方式

在以内容为主要卖点的类型化企业中,C端消费者的购买忠诚度是盈利的重要保证之一。

KaDa故事目前的主要营收来自C端消费受众。其盈利方式包括付费的主题阅读、年度阅读以及学科阅读等。相较于其他模式,直通C端的盈利模式更为困难,但在打通之后,其优点是资金流的直接和长续。

目前,KaDa故事汇聚了20000+儿童精品内容,拥有1000+万注册用户,覆盖162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甚至包括塞拉利昂、马拉维、尼日尔等发展中国家)。用户每日阅读4本绘本,每日平均使用时长约25分钟。增长稳健的运营数据已为C端变现“松土”,何时“破土”,只取决于战略方向与收割节奏

专访 | KaDa故事,为平台而生的儿童阅读“变革者”▲KaDa故事目前的用户量和覆盖面已初具规模

B端:一站式内容输出平台,全方位的落地产品内容出口

KaDa故事同时关注对B端业务的开拓,在A+轮融资过后,业务线开始着力下游分发渠道升级,为幼儿园、小学和公共图书馆提供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为各种智能硬件提供一站式内容解决方案,构成了KaDa故事的又一营收来源,从互联网巨头旗下智能音箱百度小度、天猫精灵、京东叮咚等,到网红机器人Rokid、智童时刻,以及极米投影仪、小天才、猎豹、小米等近百家智能硬件,都接入了KaDa故事内容。同时蜻蜓FM、曦童运动、妈妈帮、亲宝贝等众多互联网头部平台,也被纳入了KaDa故事的合作伙伴名单。

专访 | KaDa故事,为平台而生的儿童阅读“变革者”▲KaDa故事目前的部分渠道合作方

与此同时,KaDa故事还为内容合作方提供透明的CP服务系统。内容合作方可以通过该系统,了解用户阅读情况,比如用户点击、浏览、付费、阅读时长等信息,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建立用户兴趣模型。精确可靠的大数据支持为内容合作方未来的创作方向提供了有力支撑。

至此,KaDa故事的内容输出渠道,线上、线下出版、音频、电视以及智能硬件都基本做到全域覆盖,使得下游出水口非常广阔,有利于内容产品形式的多方位变种。

核心竞争力:轻负重与“阅读逻辑变革”

谢琳斐表示,作为一个以内容起家的平台企业,“轻资产、少负债”一直是KaDa故事的经营策略。对于创业公司而言,这是一种基于现实的考虑。

发展逻辑:专注线上,轻装上阵

有鉴于此,KaDa故事尽管不断提升内容合作伙伴规模量级,加码下游渠道分发形式和支线,但对于涉水实体产品和线下儿童门店与社交活动,一直保持着极为谨慎克制的态度。作为一家平台型企业,KaDa故事更侧重于扮演管控者的角色——从上游的资源输出,到下游的消费摄入。

图像化阅读逻辑:儿童大阅读的“底层革命”

对于KaDa故事自己的图像化阅读逻辑,谢琳斐表示自信。在她看来,教育本身是一个非常严肃、也是一个充满科学和科技含量的工作。将一个个认知复杂的汉字转化为儿童接受程度更高的图像和声音,可以更好地传递绘本故事的底层逻辑和知识。

专访 | KaDa故事,为平台而生的儿童阅读“变革者”▲“脑部刷图”将极大改变儿童阅读的逻辑

从潜移默化的“脑部刷图”替代“方块字机械录入”,这意味着KaDa故事正在努力推动一个儿童绘本界的进化。

这正是KaDa故事引入AI技术的原因之一。以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个性化推荐算法构成的表里双层引擎,共同搭建了一个完整和清晰的KaDa故事用户画像和消费图谱。也正是看重了KaDa故事对C端用户的深刻理解,众多知名企业选择与KaDa故事合作,借助平台实现自身的业务蔓延。

整合碎片化的教育内容

KaDa故事构建的以教育为基点的内容体系,不仅在趣味性上全面贴合儿童生长发育的心理特点,同时还利用儿童教育本身的底层逻辑,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把教育充分“揉进”内容生态中,化零为整,变儿童碎片化内容消费为系统学习场景,从根本上推动儿童教育的问题解决。

融资与未来:平台建设,道阻且长

下一站:技术升级,走向世界

10月30日,KaDa故事宣布收获A+轮融资,金额近亿元,由挚信资本领投,三七互娱跟投,好未来继续增持,资金将用于内容体系建设、提升产品体验性、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

阅文集团CEO/挚信资本合伙人梁晓东表示,阅文集团高度重视人们的精神文化建设,并且已经开始着手布局儿童内容产业,未来会为KaDa故事输送海内外的优质内容,同时将IP培育的成功经验嫁接到KaDa故事的儿童内容生态中,通过KaDa故事平台寻找和孵化中国的哈利·波特,帮助优质原创内容“中国造”并走向世界

三七互娱的进驻,则意味着KaDa故事将会开辟更多的轻松化阅读场景,与KaDa故事所要传递的图像化阅读逻辑一样,以潜移默化和快乐低负的节奏氛围推进儿童的阅读素养和认知能力发展。三七互娱创始人李逸飞表示:“KaDa故事向孩子们传递了快乐阅读的理念,让孩子们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成长,这个理念和三七互娱的企业精神‘玩心创造世界’高度重合。”

谢琳斐向《亲子商业志》透露,KaDa故事下一轮的融资可能会寻求美元注资,更加偏重技术方向

此前,KaDa故事共披露两笔融资,分别是2017年9月获得好未来领投的A轮融资,以及2016年6月来自元璟资本、华睿投资的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KaDa故事的融资逻辑符合以内容和平台为企业发展中心要点的推演思路:首先实现内容规模化和内容品质化,随后是在内容分发上进行更广阔的布局,最后再对细节进行打磨把控,更好地向海外市场进行扩散。

未来计划与愿景:最受用户及内容方信赖的儿童内容平台

除了整合上下游,帮助儿童内容“互联网化”,为儿童内容创作者建立工作平台,谢琳斐相信,在三到五年内,基于直接服务于儿童技术终端的不断完善和普及,KaDa故事可以用优质内容赋能儿童互联网,链接消费者与创作者

而透过孩子的视角思考儿童真正的需求,成为团队推动产品设计、内容选择、用户交互、智能算法迭代更新的第一动力

以孩子为中心,这就是我的思维‘源代码’。”在谢琳斐的“KaDa逻辑”中,热爱才是真正的,也是唯一的驱动力。

本站所刊载的作品来源于网络或网友投稿,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声明也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正确性与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