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阅读
童年的故事最能影响孩子的成长,所以发现好故事,提供好故事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KaDa故事不断挖掘中国原创内容,更精选海外优质内容,力求为“把最好的内容给到孩子”。
近日,咔哒故事在北京举办品牌升级发布会,宣布品牌正式升级为“KaDa故事”,并推出全新slogan“好故事 都在这儿”。在会上,KaDa故事创始人兼CEO谢琳婓发表了题为“好故事尽快与孩子见面”的演讲。
谢琳婓
KaDa故事创始人兼CEO
儿童互联网正在诞生
毫无疑问,我们现在生活在互联网时代。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进行工作、学习、娱乐,随着AI和AR技术的推出我们的生活体验也得到了改善。可是目前来看,绝大多数内容和技术都是为大人服务的。
儿童互联网里所有的内容和所有的应用都应该是经过选择的,这里面的产品体验都是为孩子而设计的。我们相信未来会有专属于儿童的互联网,而且已经有很多项目开始做儿童互联网。KaDa故事就是其中的一家。
KaDa故事是用图像和声音,这种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打开他们认知世界的大门。经过三年的坚持和发展, 截止2018年10月已经有162个国家和地区的孩子使用KaDa故事。而KaDa故事的内容提供商也从最早的浙江出版集团以及北京的一些出版机构一直发展到美洲、大洋洲,目前全球已有205个合作伙伴不断地向KaDa故事输送好内容。
正是因为用户和合作伙伴开始出现、分布在各个国家,他们希望识别度更高、更记忆的名字,所以KaDa故事便把自己的咔哒中文升级为现在的KaDa。
为什么需要好故事?
我们认为只有童年的故事才能够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接触的信息,他会全部接受,但又没法分辨好坏。所以好故事非常重要。KaDa故事其实是在做种子工程,从0岁开始,不仅是让孩子能够认知这个世界,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累积一些基础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影响孩子的思维模式、价值观,为今后积极的人生观奠定一个不错的基础。
KaDa故事曾收到某位用户发来的阅读小报,他说他已经是这款APP的铁粉,已经累计阅读1550本,听书489本,尤其是喜欢阅读关于恐龙、海洋生物、昆虫的百科全书,他说长大后想就海洋生物有关的专业学校。
令人惊讶的是,他的注册时间距离我们收到阅读小报不过15个月。1550本的总量相当于在过去的时间里每一个月完成了100本绘本的阅读。曾有数据统计说中国孩子每年人均阅读7.23本,而这个孩子的阅读量是人均阅读的282倍。后来我们又了解到,他不是只挑和海洋有关的作品去阅读,社会、文化、科学和自我成长类型的他都读过。
正是通过广泛的阅读帮他建立了全面的认知,他才能够聚焦兴趣,知道自己对海洋生物更感兴趣。这也是我们所希望的: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大量优质内容中对世界了解更加深刻、全面,从而能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兴趣,知道未来的梦想是什么。
什么是真正的好故事?
第一,好故事一定很难得,它一定要是百里挑一的。我坚信任何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任何一个工作室的水平再高,也不可能创造出各种各样类型的作品,能够去满足不同小朋友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所以KaDa故事通过“百里挑一”的严苛选品要求,确保内容的优质,以及内容的丰富。
第二,孩子喜欢的故事才是好故事。这就是为什么爸爸妈妈买了很多书回来,结果发现孩子并不喜欢,因为我们有时候真的不够了解孩子。KaDa故事通过技术的支持,可以记录孩子的兴趣、阅读喜好,并推荐给小朋友感兴趣的内容,实现“千人千面”。
第三,适合孩子的故事才是好故事。KaDa故事按照孩子认知、发展的规律进行选品。
如何让好故事和孩子见面?
KaDa故事的愿景是希望成为最受信赖的儿童内容平台。在实现这一愿景的过程中,KaDa故事做了以下探索:
第一,KaDa故事进行了选品,保证内容的高质量,并且搭建科学的阅读体系。
第二,将内容产品化。KaDa故事把零散的内容组织成用户喜欢的产品,方便用户进行挑选。
第三,多元渠道分发。KaDa故事的内容输出可以通过APP直接对接用户,也可以对接幼儿园、图书馆,还可以辅以各种智能硬件,做到让好故事无处不在。
第四,服务内容创造者。KaDa故事的大数据可以服务于内容的创造者,一起探讨什么内容是小朋友喜欢的,如何更高效创造出市场受欢迎的作品,创作的同时KaDa故事是不是可以开始运营、推广,找到精准的用户等。这就是KaDa故事希望实现的儿童新生态。
编辑 | 张潮鑫
监制 | 刘海颖
本站所刊载的作品来源于网络或网友投稿,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声明也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正确性与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