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端午节,家家户户开始包粽子,孩子们身上佩戴着各式各样的香包,热闹非凡的龙舟赛吸引大家围观,许多注重礼节的人家门窗上特意插上艾草,浓烈的节日氛围充斥在身边。当我们互道安康、恭祝节日时,你的孩子一定会很好奇,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一,也是迄今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唯一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起,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开启了端午节的文化传承。
借助节日来临之际,不如打开KaDa故事,和孩子讲一讲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屈原的传奇故事,让孩子深刻感悟节日风俗的内在文化,在绘本中感悟榜样的力量。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收录于“影响世界的中外名人故事”中的中国卷,全书共2799字,阅读约3分钟,适合7-9岁的儿童阅读。
少年壮志,为国出力
屈原出生于楚国宗室贵族家庭,从小衣食无忧的他却能深刻体会民间疾苦,立志一定要尽自己的一份力,把楚国建设得繁荣富强。于是他刻苦学习,为之后的丰功伟绩打下基础。
绘本通过丰富的色彩、形象的人物、充满力量的文字,把孩子带进屈原的童年世界,感受少年壮志的屈原从小爱国的满腔热血。绘本同时配有拼音、中文和英语,满足不同层级的小朋友阅读。
建功立业,实现远大抱负
长大后的屈原凭借自己的才华当上楚国高官,并成功促成六国联盟抵抗秦国,深得楚怀王重用。胸怀远志的屈原没有止步于此,继续推行变法改革,用实际行动践行国泰民安的终极理想。
绘本用人物折射历史,以历史映射人生,通过循序渐进的故事情节结合抑扬顿挫的配音,给孩子初级的历史启蒙,让孩子在名人故事中获得成长感悟。
屈原精神,代代传承
屈原敢作敢为、逆流而上,却惨遭奸人加害,被楚怀王罢官流放。即便在逆境之中,屈原依然为国为民忧心,万般感慨中写下了千古流传的《离骚》。最终,楚国国都被秦军攻破,悲痛绝望的屈原跳入汨罗江殉国。为了阻止鱼儿破坏屈原的尸体,当地百姓将米放入竹筒中投江喂鱼,这就是粽子和龙舟的雏形。
屈原热爱祖国、坚贞不屈的精神一直鼓励着后世人们,所以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之时,大家都会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本站所刊载的作品来源于网络或网友投稿,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声明也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正确性与可靠性